推荐“硬地骇客”的一期播客:对话MyMap.AI创始人
本期硬地骇客邀请了AI项目 MyMap.AI 的创始人 Victor 参与访谈录制,节目讲述了Victor的创业故事:Victor 如何在花光亲爹的 100 万后,又花光 “后爹” (投资人) 1000 万;在不幸遭遇硅谷银行暴雷的时候,作为一个徘徊在 “生死” 边缘的 founder 又是如何应对?多年创业,多次的失败,最终又是如何将 MyMap.AI 在45天内一举做到 $10K MRR,同时实现高速增长?
Victor 是一个非常Real的年轻创业者,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的认识,热爱学习,对未来非常积极乐观,比起他的产品和故事,我对这个人更加感兴趣
EP38 对话MyMap.AI创始人:创业1436天0收入,产品上线首月狂揽5万美金(MRR $10K)。
创业
投资人
创业过程中花了亲爹的钱和投资人的钱, 投资人在投资时会对创业者有更高的要求。提到2家机构“奇绩创坛”,“火山石资本”, 投资人希望有任何盈利都能给他, 但一但失败就没有什么关系了。还建议创始人不要乱签对赌协议,此外, 总结了创业过程中花钱的教训,当时90%的钱花在了人力成本上,里面又有一半花在了招人和使用错的人身上。
健康挑战
创始人这个身份就是持续处在一个让人精神分裂的边缘,但又不能精神分裂的状态中。比如厉害的founder学习能力和自我迭代能力都特别强,要保持迭代能力就要持续摄入新的东西,但保不齐就被新学的奇招怪招把自己弄死了,但又不能不学。还遇到了SBV倒闭的黑天鹅,公司的钱全在里面,因为没钱就被逼着去做商业化,那段不睡觉的经历让他老婆都开始当心他已经疯了。
人憋着一泡尿的时候效率特别高。
产品
MyMap花了16个月开发,但其中的AI功能只花了3周的时间,挑战和机遇在一起交织,这也是创业美妙的地方吧。
差异化
为了区别于其他白板应用,MyMap采用了黑色主题的设计,并将产品命名为"map",从名字就开始吸引用户的注意力,在今天丰富的内容和信息的世界中,用户只会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。
用户付费
MyMap没有采用完全免费的试用机制,而是注册就需要付费,或者绑定信用卡可以试用7天。Victor认为所有的Saas都应该是这样的逻辑,当你看到官网、看到产品介绍,就会觉得这个产品好酷,有心动的感觉,这时候就应该让用户付出些什么,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双边关系,单边的舔是不健康的。
市场推广
Build in Public
Build in Public(公开创业):创始人把公司和产品的信息公开分享出来,常见内容有:
1、开发中的产品功能截图。
2、业务指标和里程碑。
3、与开发、营销、招聘等相关的巧妙策略。
4、错误修复、功能更新、项目启动通知。
5、对一个行业或公司的新见解。
6、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障碍。
7、产品功能的想法和反馈征集。
8、展示用户反馈的文字或截图。
9、过去分享的东西有了新进展。
10、一天或一周内做了什么,以及未完成的任务。
Victor认为building public,就是把肚子里有几碗粉拿给你看了。原本他在创业时是不喜欢发朋友圈和写东西的,但意识到在创业过程中展现自己对外界的张扬和多元性是必要的。
社交媒体
MyMap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新增用户来自社交媒体,所以未来市场营销基本上会沿着这个方向去做,会去做influencer marketing和content marketing,SEO暂时不着急去做,但会沿着现在的产品做很多独立站点出来,比如把PDF转成脑图,把PDF转成看板,等等的小工具,然后通过这些工具去给主产品导流。
AI
关于人工智能,Victor做了一个类比,“人是怎么变智能的?人丑就要多读书,书不就是字嘛,然后把字背下来把内容理解了,人也就变智能了。”这就是Victor几年前就已经看到AI并投身这个行业很朴素的原因。